有经验的维修人员都知道,在空调的维修过程中,空调是否缺少制冷剂往往是根据低压供液管结霜来判断的。
空调中的低压供液是从毛细管出口到蒸发器进口的连接管。在窗式空调中,供液管在壳体内部,必须拆下壳体才能看到管道长度为20cm左右。在分体式空调中,室内机与室外机连接的两根铜管中,直径细的一根是低压供液管。
当空调缺乏制冷剂时,低压供水往往会结霜,这是一种典型的故障现象,但低压供水管结霜并不是由氟缺乏引起的,因此低压液管结霜不能完全作为空调氟缺乏的基础。
⑴低压管在正常工作的空调开始运行时,通常会有一个短暂的结霜过程。随着压缩机的运行,结霜过程已经结束。这是因为压缩机刚开始运行时,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较低,导致毛细管供液量低于正常值,蒸发压力降低,导致结霜。正常冷凝压力建立后,结霜现象也消失。如果压缩机运行10分钟后低压供液管结霜仍不消失,则属于氟缺乏或制冷系统局部堵塞造成的故障。
⑵在春秋两季,如果采用强制制冷试运行,低压供液管可能会结霜。这不是缺氟故障,因为环境温度低,导致冷凝压力降低,毛细管供液量降低,进而降低蒸发压力和温度。
⑶制冷系统(过滤器或焊接和弯曲处)局部堵塞也会导致低压供液管结霜。这是由于系统局部堵塞后的节流效应,使节流后的压力低于空调条件的正常值。这种局部堵塞引起的故障现象与氟泄漏引起的故障现象非常相似,会使低压供液管结霜、回流压力、运行电流、冷凝器排气温度、制冷量低于正常值,往往导致误判。但如果你仔细观察,两者之间仍然存在差异:
Ⅰ氟泄漏引起的结霜将在毛细管后部开始,局部堵塞将在堵塞或毛细管前端结霜;
Ⅱ漏氟后,漏点处会形成相应的油点,但堵塞故障中没有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