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
车辆维修和技术管理工作规范
发布日期: 2022-01-25 12:00  浏览:245

   什么是汽车维修技术标准

   

   所有零件配合都有一定的要求,即标准。

   

   汽车维修有哪些相关标准?

   

   旧标准,将看:车辆维修及技术管理规范

一.车辆维修管理
(一)按照国家标准《汽车维修行业开业条件》(gb/t16739.1一16739.31997),审批各类维修企业或经营户,审批业户技术类别,签发技术证书。
(二)维护车辆维修市场秩序,查处无证修车和违章行为。
(三)指导和监督车辆维修经营者按照维修范围进行明码标价和上市。执行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汽车维修结算工时定额标准;按规定与托修人签订维修合同,使用交通部推荐的合同示范文本;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应附车辆维修统一结算凭证。
(四)指导和监督维修经营者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国家、交通行业和地方维修技术标准和工艺规范。
(五)监督一、二类维修企业在二级维修、总成大修、整车大修、用车改装竣工出厂前,应当按照竣工汽车的技术要求进行维修质量检验。检验合格的,实行竣工出厂合格证制度和竣工出厂质量保证期制度,汽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由质量检验员出具。汽车竣工出厂合格证由各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各级道路运政管理机构负责发放和管理,并定期检查。
(六)道路运政管理机构可指定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a等级站或汽车性能质量检验监督站)对汽车维修双方因维修质量纠纷进行技术分析和鉴定。
(七)组织维修人员和检查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和业务技术培训,通过考试的,发给上岗证。
1.培训工作由经批准的培训中心、技校或学术进行。
2.开设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和检验员培训班的单位,必须经县级道路运政管理机构报地级以上道路运政管理机构批准。
3.县级道路运政管理机构根据考试成绩报地级以上道路运政管理机构审核后,发给《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就业证书》和《汽车维修检验员证书》。
二.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
(一)省级道路运政管理机构应当按照统筹安排、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的原则,对申请建设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单位进行审批。
审查申请的内容应包括:初步设计方案(包括设置任务书、场地总体布置图、站房平面图、工艺布置图等。),设备目录和选择(包括设备制造商),人员配备和培训计划。
(二)道路运政管理机构应当根据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开业技术条件,指导申请人配置场地、厂房、设备等符合车辆性能检测工艺规程的技术设备,以及相关安全检测工艺规程的各项管理制度。
(三)按有关规定对准备好的综合性能检测站进行审查和审批,认定合格的,发放相应检测范围类别的检测许可证。
(四)组织综合性能检测站检测人员的岗位培训,包括技术、业务和职业道德。检测人员岗位培训由地级以上道路运政管理机构批准的培训单位组织,检测人员岗位证书由地级以上道路运政管理机构审核发放。
(五)监督检测站的检测行为,要求检测项目收费明码标价;指导和监督检测站执行相关车辆检测标准和规范;监控检测站提供检测结果证明;指导检测站掌握车辆检测技术评价标准,采用科学的检测方法;规范检测流程规程,制定全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检测结果报告样本,实行检测站长提供检测结果证明的制度。
(六)实行综合性能检测站检测诊断设备,计量仪器周期检验制度,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使用。
三.车辆技术管理
(一)建立健全车辆技术档案,一车一档,并按要求及时填写,确保档案内容齐全完整。
(二)实行车辆定期检测制度。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结合道路运输许可证的年度检查,对车辆进行综合性能检测,评估车辆的技术等级,并根据车辆的技术等级确定其经营资格或者经营路线。通过对车辆技术等级的评估,充分掌握在用车辆的技术状况。
推广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实施车辆维修前的状态检测,确定维修作业的范围和程度。
(三)实行车辆强制维修制度,监督车辆按规定周期进行二级维修。二级维修后的车辆应在道路运输许可证二级维修记录栏签字。
(四)实行车辆视情维修制度。车辆维修的内容和项目应由汽车运输企业或个体经营者根据车辆检测后的技术情况确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不得进行任何硬性干预,但有责任协助技术鉴定,以免造成不适和浪费。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汇总并报告每季度各类车辆的各级维修记录。
(五)车辆更新报废。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每年有计划地对车辆进行一次技术档案统计和实际调查。对于长期使用、车型陈旧、性能差、材料过度消耗严重、不经济、不安全的车辆,应分类登记,总结在《应报废旧车辆仍在使用统计表》中,并向当地政府提出具体意见,促进其报废更新。
(六)车辆技术经济定额由省级道路运政管理机构制定和修改。
(七)地县级道路运政管理机构应定期调查和报告各项技术经济定额和指标的实际情况。
四.汽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
(一)汽车维修竣工出厂证书的作用。
汽车维修竣工出厂证书是道路运政管理机构监督检查汽车维修企业维修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处理汽车维修质量纠纷的依据。
(二)填写汽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
1.托修方栏填写送修车辆单位或个人全称。
2.车牌号按交警部门发放的车牌号填写。
3.车型栏填写车型,如东风141等。
4.发动机型号、底盘(车身)号栏按厂家编号填写。
5.维修类别栏按实际维修所达到的类别填写。
6.维修合同编号栏填写本次维修签订的维修合同的文本编号。
7.接车人栏填写具体领取修好车辆的人员姓名及身份证号码。
8.质量检验员栏加盖道路运政管理机构颁发的质量检验员专用证号章。
9.出厂日期栏填写修车交付托修人的时间(年、月、日)。
10、竣工日期栏填写修完车辆的时间(年、月、日)。
11.进厂日期栏填写承修人承接车辆的时间(年、月、日)。
12.维修专用发票号栏填写承修人出具的统一维修专用发票号。
13.次数栏填写车辆自出厂之日起在质量保证期内依次发生的维修顺序。
五.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员证证证
(一)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员证书的作用及类型。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员证书是企业质量检验员进行车辆维修质量检验的资格证书。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员证书分为正证和副证,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出具和管理。
(二)企业质量检验员的分类。
企业质量检验员分为总质量检验员和质量检验员两类。
(三)填写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员证书。
1.证号由省级道路运政管理机构和地级道路运政管理机构核定。前两位数为地域代号,后四位数为自然序号。
2.工作单位栏填写申请质量检验证书的单位全称。
3.考试栏加盖道路运政管理机构考试章。

   

   什么是设备维修操作标准和技术标准

   

   第六条汽车维修业户必须有明确的质量负责人和质量检验员,质量检验员必须经过当地汽车维修行业管理部门的培训和考核,并取得汽车维修检验员证书后方可上岗。

第七条汽车维修业户必须做好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并严格遵守技术管理、计量管理和质量检验的规章制度,适应企业的维修类别。

第八条汽车维修业户在维修生产中必须遵守以下法律法规:

(一)国务院发布的《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的有关规定;

(二)国家标准局发布的汽车维修技术条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机动车允许噪声及测量方法、汽柴油车排放标准及测量方法;

(三)交通部第十三号令发布的《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条例》;

(四)交通部颁布的汽车维修技术标准(

   

   有哪些汽车维修标准?

   

   第六条汽车维修业户必须有明确的质量负责人和质量检验员,质量检验员必须经过当地汽车维修行业容量管理部门的培训、考核,并取得汽车维修检验员证书后方可上岗。第七条汽车维修业户必须做好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并严格遵守技术管理、计量管理和质量检验等规章制度。第八条汽车维修业户在维修生产中必须遵守以下法律法规: (一)国务院发布的《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的有关规定; (二)国家标准局发布的各项汽车维修技术条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机动车允许噪声及测量方法、汽车、柴油车排放标准及测量方法; (三)交通部第13号令发布的《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条例》; (四)交通部颁布的相关汽车维修技术标准

   

   设备维修规程有哪些主要内容?

   

   关于设备维修规程的详细内容,设备邦专门整理了相关设备维修材料,并获得以下内容,如下:
(1)检修前对设备权技术状态的调查,包括设备缺陷、故障、事故、隐患和功能障碍。
(2)维修前预检测记录,包括各种性能、精度参数、噪声、振动、泄漏、磨损、故障、老化、灵活性等。
(3)设备维修所需的更换件、工检研具、维修件明细表。
(4)设备修复及设备具体修复程序及工艺。
(5)设备维修质量标准及相关要求。
(6)设备维修后试运行、试加工等规定。
对于复杂的关键设备,还应绘制设备维修工程网络图。

   

   汽车维修管理有哪些主要技术标准

   

   以下标准可供参考。
   
GB/T 15746-2011 汽车修理质量检验评价方法
GB/T 18274-2000 汽车鼓式制动器修理技术条件
GB/T 18275.1-2000 汽车制动传动装置修理技术条件 气压制动
GB/T 18275.2-2000 汽车制动传动装置修理技术条件 液压制动
GB/T 18343-2001 汽车盘式制动器修理技术条件
GB/T 18344-2001年汽车维修、检测、诊断技术规范
GB/T 19910-2005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修理技术要求
GB/T 27876-2011年压缩天然气汽车维修技术规范
GB/T 27877-2011 液化石油气汽车维修技术规范
GB/T 3798.1-2005 汽车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 第一部分:
GB/T 3798.2-2005 汽车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 第二部分:
GB/T 3799.1-2005 商用汽车发动机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 第一部分:汽油发动机
GB/T 3799.2-2005 商用汽车发动机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 第二部分:柴油发动机
GB/T 5336-2005 公交车车身修理技术条件
GB/T 5624-2005 汽车维修术语
   
JT/T 511-2004 液化石油气汽车维修,检测技术规范
JT/T 512-2004 压缩天然气汽车维修,检测技术规范
JT/T 720-2008 汽车自动变速器维修通用技术条件
JT/T 795-事故汽车修复技术规范

   

   设备维修内容包括哪些内容?

   

   设备维护是指通过修复或更换磨损零件、调整精度、消除故障、恢复设备原有功能而进行的技术活动。其主要功能是恢复设备的精度、性能、效率、使用寿命和生产能力。设备维护的基本内容包括:设备维护、设备检查和设备维护。
一、设备维护
设备维护的内容是保持设备清洁、整洁、润滑良好、运行安全,包括及时紧固松动的紧固件,调整活动部分之间的间隙。简而言之,就是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的十字操作方法。实践证明,设备的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维护质量。维护根据工作量和难度来划分

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三级保养等。
日常维护,也叫例行维护。其主要内容是:清洁、润滑、紧固易松动的零件,检查零件和零件的完整性。这种维护项目和零件很少,大部分在设备外面。
一级维护的主要内容是:一般拧紧、清洁、润滑、紧固,部分调整。日常维护和一级维护一般由操作人员承担。
二级维护。主要内容包括内部清洁、润滑、局部解体检查和调整。
三级维护。主要是对设备主体部件进行解体检查和调整,必要时更换达到规定磨损限度的零件。此外,还应测量、识别和记录主要部件的磨损情况。参与下,二级维护和三级维护一般由专职维护人员承担。
日常维护是各种维护的基础。维护的类别和内容应根据不同设备的特点进行规定,不仅要考虑设备的生产工艺、结构复杂程度、规模等具体情况和特点,还要考虑不同工业企业长期形成的维护习惯。
二、设备检查
设备检查是指测量和检查设备的运行、工作精度、磨损或腐蚀程度。通过检查,充分掌握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和磨损情况,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隐患,有目的地做好维修前的准备,提高维修质量,缩短维修时间。
检查按时间间隔分为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日常检查由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与日常维护相结合,旨在及时发现异常技术状况,进行必要的维护工作。定期检查是由专职维修人员按计划定期进行的,在操作人员的参与下。目的是通过检查全面准确地掌握零件磨损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有必要进行维修。
根据技术功能,检查可分为功能检查和精度检查。功能检查是指检查和测量设备的各种功能,如是否漏油、漏水、漏气、防尘密封性、零件的耐高温、高速和高压性能。精度检查是指检查和测量设备的实际加工精度,以确定设备的精度,为设备的验收、维护和更新提供依据。
三、设备维修
设备维修是指由于日常或异常原因造成的设备损坏和精度劣化。磨损、老化和腐蚀的零件可以通过修理和更换来恢复设备的性能。设备的维护和维护是设备维护的不同方面。由于工作内容和功能的差异,不能相互替代。两者要同时做好,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1.设备维修的类型。根据维修范围、维修间隔、维修费用,设备维修可分为小维修、中维修和大维修三类。
(1)小修理。小修理通常只需要修理和更换磨损快、使用寿命等于或小于修理间隔的零件,并调整设备的局部结构,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到计划的修理时间。小修理的特点是:维修次数多,工作量小,每次维修时间短,维修费用计入生产费用。小修理一般由车间专职维修人员在生产现场进行。
(2)中间维修。中间维修是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维修或更换,或维修使用寿命等于或小于维修间隔的零件;同时,检查整个机械系统,紧固所有零件,消除扩大间隙,校正设备基准,确保机械设备能够恢复和满足应有的标准和技术要求。中间维修的特点是:维修次数多,工作量少,每次维修时间短,维修费用计入生产费用。大部分中间维修项目由车间专职维修人员在生产车间现场进行,部分要求高的项目可由机械维修车间承担。维修后,应组织检查验收,并办理维修和单位的交接手续。
(3)大修。大修是指通过更换、恢复其主要部件、恢复设备原有度、性能和生产效率而进行的综合修复。大修的特点是:维修次数少,工作量大,每次维修时间长,维修费用由大修基金支付。设备大修后,质量管理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应组织维修单位相关人员共同检查验收,合格后送维修单位和维修单位办理交接手续。
2.设备维修方法
常用的设备维修方法主要有:
(1)标准维修法,又称强制维修法,是指根据设备零件的使用寿命,提前制定具体的维修计划,明确设备的维修日期、类别和内容。设备运行到规定期限,无论技术状况如何,任务严重,都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范围和要求进行维修。这种方法有利于维修前的准备,有效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但有时会造成过度维修,增加维修成本。
(2)定期维修法是指根据零件的使用寿命、生产类型、工件条件和相关定额数据,提前规定各种计划维修的固定顺序、计划维修的间隔和维修工作量。维修内容通常根据设备状态确定。这种方法有利于维修前的准备,采用先进的维修技术,降低维修成本。
(3)检查后的维修方法是指根据设备零件的磨损数据,只提前规定检查次数和时间,每次维修的具体期限、类别和内容由检查后的结果决定。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由于维修方案差,零件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因主观判断设备状况的误差而过度磨损或失效。

   

   点检定修技术标准有哪些内容,包括编制点检标准的依据

   

成都华标企管 蒋良君 回复:

   

1.点检定修的技术标准一般是指:点检标准、润滑标准、维修容量技术标准、维修操作标准,简称四个标准。为了适应设备管理的发展,四个标准是不够的,需要根据需要增加 设备操作标准(规程)、设备维护标准(规程)和关键非标准备件标准。

   

2.点检标准的内容应涵盖点检的六定,即:定点、定标、定态、定法、定时、定岗;
注:点检六定指:
定点:需要检查设备的系统、部件或部件;
定标:判断正常或异常的定性或定量标准;
定态:指点检查的时机,如:运行、停止,或使用维修时点检;
定法:明确人体的感官(视、听、触、嗅、味)或具体工具、检测设备、仪器等;
定时:明确点检的间隔周期;
定岗:明确点检职责。

   

   


   

关于编制点检修技术标准的具体方法,可参考2016版《设备管理体系》-要求》PMS/T1-2016.

   

   设备维修技术管理有哪些工作内容和作用

   

   设备维护技术管理是为了正确使用和及时维护设备,充分发挥其效率,收集、编制和组织实施各种维护技术文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技术、新材料,提高企业维护技术水平而开展的一系列管理工作。
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的基本工作内容如下:
(1)技术资料管理
技术资料包括:设备说明书、设备易损件图册、设备制造图册、维修工艺资料、维修工艺设备图样资料、设备改造相关资料、设备维修技术信息等。所有技术资料应分类编号,建立账簿卡,由技术数据室统一管理。技术数据室应建立借阅和查阅技术数据的管理方法。使这些数据在设备维护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修理图册编制
设备维修图册(含表格)是设备维修专用技术资料的汇编,包括:
1)设备主要特性示意图、传动路线示意图、轴承位置图、电气、液压、润滑系统图等。
2)整机、部件、部件的组装图。
3)备件、易损件图案。
4)标准件明细表,外购件明细表。
5)有色金属、复合材料及代用品明细表。
(三)工艺规程和技术条件
主要内容有:
1)维修工艺规程,包括整机、部件及部件的拆卸、装配工艺及维修工艺、零件维修工艺、工艺装置及非标准设备的明细表及图样等。
2)配件制造的工艺规程,包括工艺装置的明细表和图样等。
3)各种技术条件,包括零件分解鉴定的技术条件、装配技术条件、试验技术条件等。除上述内容外,维护技术管理还包括零件修复、代用零件选择合理、新技术、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设备维修技术管理任务:
设备维修技术管理是提高设备维修技术和设备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其主要任务是:
1)采用最合适的维修技术,努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维修水平和工作效率。
2)制定合理可行的技术方案,保证设备维修,提高工作质量,缩短停机时间,降低维修成本。
3)制定各种维修技术标准和规范,积累设备技术资料,建立设备维修技术档案。
4)为新设备的技术改造和选型提供可行性分析方案。
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的作用:
维护技术管理是其他系统的技术支持,尤其是点检的四大支柱之一,为点检的顺利推进和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明确了点检作业、维护和维护质量的四大标准,即维护技术标准-机电仪器三大专业使用标准;点检标准-机电仪器三大专业使用标准;给予油脂标准——各种设备的专用标准和油脂使用标准;维护操作标准是各种专业设备和专项项目的维护标准化时间表。相应的标准化程序是为点检操作管理了相应的标准化程序。

   

   技术标准中设备维修技术标准应包含哪些内容要知道,谢谢。

   

   1.设备的维护
设备通过擦拭、清洗、润滑、调整等一般方法进行护理,以维持和保护设备的性能和技术状况,称为设备维护。设备维护主要有四个要求:
(1) 清洁 设备内外整洁,滑动面、丝杠、齿条、齿轮箱、油孔无油污,各部分无漏油、漏气,设备周围的切屑、杂物、污垢应清理干净;
(2) 工具、附件、工件(产品) 应放置整齐,管道、线路应有条理;
(3) 润滑良好 按时加油或换油,连续加油,无干摩现象,油压正常,油标明亮,油路畅通,油质符合要求,油枪、油杯、油毡清洁;
(4) 安全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超载使用设备,设备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
设备维护一般包括日常维护、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和精度检查,设备润滑和冷却系统维护也是设备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备的日常维护是设备维护的基础工作,必须制度化、规范化。设备的定期维护应制定工作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并按定额进行评估。设备的定期维护应纳入车间承包责任制的评估内容。设备定期检查是一种有计划的预防性检查。除了人的感官,检查方法还需要一定的检查工具和仪器,按照定期检查卡执行。定期检查也叫定期点检。机械设备也应进行精确检查,以确定设备的实际精度。
设备维护应按维护规程进行。设备维护规程是对设备日常维护的要求和规定。坚持执行设备维护规程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主要内容应包括:
(1) 设备应达到整齐、清洁、坚固、润滑、防腐、安全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所用工具和材料、标准和注意事项;
(2) 日常检查维护及定期检查的位置、方法和标准;
(3) 检查和评估操作人员维护设备的程度。
二、设备三级维修制度
三级维护制度是中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一种维护维护制度,在总结前苏联计划预修制度在中国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和发展。它反映了我国设备维护管理的重点从维护向维护的转变,反映了我国设备维护管理的进步和以预防为主的维护管理政策的更加明确。三级维护制度包括:设备日常维护、一级维护和二级维护。三级维护制度是一种强制性维护制度,以操作人员为主,设备维护为主,维护并重。三级维护制度是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积极性,实施群众管理和群众维护,结合特殊群体,做好设备维护的有效途径。
(1)设备的日常维护
设备的日常维护,一般包括日常维护和周保护,又称日常保护和周常保护。
1.日例保
设备操作人员每天值班,认真做班前四件事,班中五注意,班后四件事。
(1) 班前四件事 消化图案,检查交接记录。擦拭设备,按规定润滑加油。检查手柄位置和手动操作部位是否正确灵活,安全装置是否可靠。低速运行检查传动是否正常,润滑冷却是否畅通


(2) 班五注意 注意运行声音、压力、液位、电气、液压、气压系统、仪表信号、安全保险是否正常。
(3) 班后四件事 关闭开关,所有手柄放在零位。清除铁屑和污垢,清洁设备导轨面和滑动面上的油污,加油。清洁工作场所,整理附件和工具。填写交接班记录和操作台记录,办理交接班手续。
2.周例保
每周周末由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定期保养,保养时间为:一般设备2h,精密、大、稀设备4h。
(1) 外观 清洁设备导轨、传动部分和外露部分,清洁工作场所。内外清洁无死角、无腐蚀,周围环境整洁。
(2) 操作传动 检查各部位的技术状况,紧固松动部位,调整配合间隙。检查互锁和保险装置。实现正常、安全、可靠的传动声音。
(3) 液压润滑 清洁油线、防尘毡、滤油器,在油箱中加油或换油。检查液压系统,清洁油质,畅通油路,无泄漏和研究。
(4) 电气系统 擦拭电机、蛇皮管表面,检查绝缘、接地,实现完整、清洁、可靠。
(二)一级维护
一级维护以操作人员为主,维修人员协助,按计划局部拆卸检查设备,清洗规定部位,疏通油路和管道,更换或清洗油线、毛毡和滤油器,调整设备各部位的配合间隙,紧固设备各部位。一级维护时间为4-8h,一保完成后,应记录并注明未清除的缺陷,车间机械师应组织验收。一保范围应为企业使用的所有设备,重点设备应严格执行。一保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设备磨损,消除隐患,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为完成下一保期间的生产任务提供设备保障。
(3) 二级维护
二级维护主要由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完成。二级维护纳入设备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和修理,更换或修理磨损部件,清洗、换油、检查和修理电气部件,使设备的技术状况完全符合规定设备完好标准的要求。二次维护大约需要7天。
二保完成后,维修人员应详细填写维修记录,由车间机械师和操作人员验收,并将验收提交设备动力部备案。二保的主要目的是使设备达到完好的标准,提高和巩固设备完好率,延长大修周期。
实行三级维修制度,操作人员必须对设备实现三好、四会、四要求 ,遵守五纪律。三级维护制度突出了维护在设备管理和计划维护中的地位,使对操作人员三好和四会的要求更加具体,提高了操作人员维护设备的知识和技能。三级维护制度突破了原苏联计划预修制度的相关规定,改进了计划预修制度的一些缺点,更加实用。在三级维护制度的实施中,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吸收军事管理武器的做法,强调了群体管理和群体维护。三级维护制度在我国企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经验。由于三级维护制度的实施,有效提高了企业设备的完整性,降低了设备事故率,延长了设备的大修理周期,降低了设备的大修理成本,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三、精、大、稀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要求
(一) 四定工作
(1) 设置用户。根据定人定机制度,精密、大、稀设备操作人员应选择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并尽可能长期保持相对稳定;
(2) 设置维修人员。精密、大、稀设备较多的企业可根据企业条件组织精密、大、稀设备专业维修或维修组,负责精密、大、稀设备的检查、精度调整、维护和维修;
(3) 设置操作规程。精密、大、稀设备应分机型逐台编制操作规程,以显示并严格执行;
(4) 设置备件。根据各种精密、大型、稀有设备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备件来源,确定储备定额,优先解决。
(二) 精密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要求
(1) 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安装设备;
(2) 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设备(恒温、恒湿、防震、防尘)企业应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设备的精度性能:
(3) 设备在日常维护中,不得拆卸零件,发现异常立即停车,不得带病运转;
(4) 严格执行设备说明书规定的切削规范,只允许零件按直接用途精加工。加工余量应尽可能小。加工铸件时,毛坯表面应提前喷砂或喷漆;
(5) 非工作时间应加护罩,长时间停止,应定期擦拭、润滑、空运;
(6) 附件及专用工具应放置专用柜架,保持清洁,防止研伤,不得外借。
四、动力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要求
动力设备是企业的关键设备,运行中存在高温、高压、易燃、有毒等危险因素,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部件。为了安全、持续、稳定地供应生产所需的动能,动力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应有特殊要求:
(1) 操作人员必须提前培训并通过考试;
(2) 必须有完整的技术资料、安全操作技术规程和操作记录;
(3) 值班期间操作人员应随时巡回检查,不得随意离职;
(4) 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值班人员应按操作规程紧急处理,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5) 确保各种指示仪表和安全装置灵敏准确,定期检查。备用设备完整可靠;
(6) 动力设备不得带病运行,任何故障必须及时消除;
(7) 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和季节性检查;
(8) 经常对值班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安全制度。
五、设备的区域维护
设备的区域维护也叫维修工包机制。维修工人承担一定生产区域内的设备维修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人共同做好日常维护、巡回检查、定期维护、计划维修和故障排除工作,负责完成管道区域内设备完好率、故障停机率等考核指标。区域维护责任制是加强设备维护为生产服务、调动维护工人积极性、使生产工人积极关注设备维护的良好形式。
区域维护小组是设备专业维护的主要组织形式。区域维护小组全面负责生产区的设备维护和应急维护,其工作任务如下:
(1) 负责本地区设备的维护工作,确保设备完好率、故障停机率等指标的完成;
(2) 认真执行设备定期点检和区域巡检制度,指导和督促操作人员做好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工作;
(3) 在车间机械员的指导下,参与设备状况普查、精度检查、调整、泄漏治理,开展故障分析和状态监测。
区域维护组这种设备维护组织形式的优点是在完成应急维护时机动性高,可以使设备维护停止时间最短,值班钳工可以完成各种预防作业,参与计划维护,无需任何人的邀请。
设备维护区划分应考虑生产设备分布、设备状况、技术复杂程度、生产需要和维修钳工的技术水平。车间设备可根据上述因素分为几个区域,也可根据设备类型分为区域维护组。装配生产线的设备应根据线路划分维护区域。
区域维护小组应制定定期检查和精度检查计划,并规定每班设备的常规检查时间。为了防止这些工作影响生产,设备的计划检查应安排在工厂的非工作日,每班的常规检查应安排在生产工人的午休时间。
六、提高设备维护水平的措施
为了提高设备维护水平,维护工作应基本三化,即规范化、工艺化、制度化。
规范化就是统一维护内容,根据企业情况,统一考虑和规定哪些部位要清洗,哪些部位要调整,哪些设备要检查。
工艺化是根据不同设备制定各种维护工艺规程,按规程进行维护。
制度化是指根据不同设备的不同工作条件,规定不同的维护周期和时间,并严格执行。
对于定期维护工作,要制定工时定额和物质消耗定额,并按定额进行考核。
设备维护应结合企业生产经济承包责任制进行评估。同时,企业还应动员群众开展专群结合的设备维护、自检、互检、设备检查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6588801007ysv.html

推荐资讯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