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
外购的设备用于维修怎么记账
发布日期: 2022-01-16 22:01  浏览:188

① 外购设备维修如何记账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本化

修理费用达到固定资产计税基础(相当于原值)版的50%以上权利

修理后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延长2年以上2年

成本化不符合上述两个条件之一。

不管发生了多少费用,

修复资本化时,转出以前入账的固定资产
借:在建工程
借:累计折旧
贷款:固定资产

进行修理时
借:在建工程
贷款: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修复后,固定资产结转
借款:固定资产
贷款:在建工程

维修费用时
借: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贷款: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供参考

   

② 如何维修公司设备?

   

   维修机械设备配件,通过低值易耗品科目核算,可在原材料科目中设置维修容用备件二级科目核算。
购进时:
借:低值消耗品或原材料-修理用备件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款:银行存款
修理机器设备时:
借:制造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
贷款:低值消耗品或原材料-维修备件

   

③ 如何管理医疗设备?

   

   重视医疗设备管理的制度建设

医疗设备管理体系应结合当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不断完善,以满足发展的需要。目前,绝大多数医院经常使用部门申请、设备部门汇总、医院领导批准的设备问题程序。医疗设备管理不作为医院的重要经济效益管理内容。

笔者认为,要想管理到位,就要建立医疗设备三级管理体系。

一级是由医院领导、医务部、护理部、财务部、设备部、医院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医疗器械管理委员会。是医疗设备管理的总决策机构。其职责是制定各项管理规定,监督实施,负责全院固定资产管理,审核年度设备预算、大型医疗设备(10万元以上)招标、设备报废等。

二是设备科、器械科、医疗工程等医疗设备管理部门。这一级是管理制度的执行机构,是医疗设备管理的关键环节。

第三级是使用部门,各部门主任和护士长是使用医疗设备的负责人。

三级管理制度使医疗设备的采购、使用、成本核算、维护、部署、报废、监督全过程管理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例如,医疗设备报废,由医疗设备使用负责人每年申请报废,在医疗设备报废申请表上注明医疗设备型号、使用时间、设备原值、报废原因等,由设备技术人员评估,确定设备是否符合报废标准,维修后是否可分配给其他部门。

符合报废标准的设备,由设备部门统一汇总,每年报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批准。报废设备由财务部门及时进行会计处理,收回残值;部署设备及时变更使用部门;处理设备的残值由财务部门记录。报废的设备经管理委员会批准,设备部门也可以使用有价值的备件来节省费用。如果医院属于教学医院,报废的设备可以供学生学习设备的结构和拆卸实践。

通过医疗设备报废的三级管理体系,解决了医院资产账户和材料不一致的问题,有效消除了国有资产的随机丢弃、报废和损失,实现了设备管理的开始和结束,形成了完整的设备管理链。

除建立医院医疗设备三级管理体系外,医疗设备管理还应建立并实施以下管理体系:医疗设备不良事件监测管理体系、医疗设备采购管理体系、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医疗设备验收管理体系、医疗设备使用管理体系、大型医疗设备维护体系、医疗设备报废体系、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体系等。建立完善、全面、合理的管理体系,使医疗设备采购论证、合同签订、到货验收、备案、使用管理、维护、储存调整、报废、报废、销售,实现标准、制度、标准管理目标,使医疗设备管理从台账管理到质量管理科学管理过渡,确保医疗设备的良好运行,为医院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④ 设备维于设备维护的领用材料进行会计分录?

   

   用于设备维护的领料,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维修费
版贷:原材料

制造费用账户:
1.账户性质:成本账户。
2.账户用途:核算企业生产车间制造产品和提供劳务的间接费用。
3、账户结构:借款人增加,实际制造费用登记;减少贷款记录,登记分配计入生产成本;期末结转后的一般余额。
4.详细账户:根据生产车间设置详细账户,并根据账户中的费用项目设置专栏。

   

⑤ 设备维修怎么办凭证?

   

   房东,会计工作:借款:长期待摊费用,贷款:现金或银行存款分摊;

属于生产设备版,借款:制造费,贷款:长期摊权费

非生产设备,借款:管理费用,贷款:长期待摊费用

中小型维修,生产设备:借:制造成本 贷款:现金或银行存款

非生产设备:借:管理费贷:现金!

   

⑥ 维修费怎么入账?

   

   1.根据会计比例原则,只要维修收入记录在其他业务收入中,就必须记录其他业务成本。
2.这种处理既不影响主营业务利润,也不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
特此回答!

   

⑦ 车间设备维修费,如何做会计分录

   

   大修设备可计入固定资产。
开工时:
借:在建工程专业
贷款:固定资产
然后在建工程中记录各种支出,如:
借:在建工程
贷款:银行存款
最终转回固定资产:
借款:固定资产
贷款:在建工程
如果只是小修,可以计入费用。
借款:管理费(生产车间专用设备也可计入制造费)

贷款:银行存款

   

⑧ 支付设备维修费,如何写会计分录

   

   看看你执行的标准和制度。
1.根据新标准,维护费用计入管理费用-维修费(包括固定资产、机械设备等)
借款:管理费用--修理费
   贷款:银行存款等
2.如果是旧制度,可以计入制造成本
   借款:制造成本
   贷:银行
3.如果是大修,需要参考大修费用。

具体参考,以下资料: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属于固定资产后续计量的范畴,是指企业维护、改造、扩建或改进生产设备日常维护、定期大修、房屋装修等资产所发生的费用。《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号——固定资产》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这是固定资产核算的重要变化,也是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概念、范围和处理原则第一次在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

一、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处理原则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是: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按资本化后续支出处理;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按费用化后续支出处理。在具体实践中,对于各种后续支出,一般的处理方法是:

固定资产维修。定期维护通常不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按费用后续费用处理,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费用。不得提前或摊位。

固定资产的改进。固定资产的改良通常能够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并根据资本化的后续支出进行处理,

混合修改。后续费用不能区分是固定资产修复还是固定资产改良,或者固定资产修复与固定资产改良相结合的,企业应当判断后续费用是否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后续费用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否则,后续费用确认为当期费用。

固定资产装修。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将装修费用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并在固定资产科目下单设立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在两次装修间隔和固定资产使用寿命较短的时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下次装修时,与固定资产相关的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仍具有账面价值的,应当一次性将所有账面价值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修改。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发生的装修费用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按资本化后续费用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按费用化后续费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装修费用,应当在两次装修间隔、剩余租赁期、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短的时间内,以合理的方式单独计提折旧。

经营租赁固定资产的修改。经营租赁固定资产发生的装修费用,无论是否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均按费用后续费用处理。维修或装修费用较低的,应计入当期损益;装修或改良费用较高的,在停工装修或改良过程中,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进行核算。装修或改良工程达到预定可用状态交付使用时,再转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在剩余租赁期限和租赁资产仍可使用寿命较短的时间内,摊销计入每期损益。

二、资本化后续支出

资本化后续支出是指与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有关,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扣除替代部分的账面价值,避免替代部分的成本和替代部分的账面价值同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果企业不能确定替代部分的账面价值,则替代部分的成本可视为替代部分的账面价值。

企业固定资产资本化后续支出时,首先要转销相关固定资产的原价、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停止折旧。发生的费用将通过在建工程科目计算。当工程完成并达到预定可用状态时,将从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折旧按照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

【例1】某公司于2004年12月建成生产线,建设成本6万元;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预计净残值率为固定资产原价的3%,预计使用寿命为6年。2007年1月1日,由于现有生产线的生产能力难以满足公司生产发展的需要,如果新生产线成本过高,周期过长,公司决定改扩现有生产线,以提高其生产能力。×7年1月1日至3月31日,经过三个月的改扩建,生产线改扩建改扩建工程已经完成,总支出2.8万元,全部由银行存款支付。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用状态后,生产能力大大提高,预计使用寿命延长4年,即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假设改扩建生产线预计净残值率为改扩建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3%;折旧方法仍为年限平均法。为简化计算过程,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公司每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生产线改扩建后,生产能力将大大提高,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改扩建的支出金额也可以可靠计量。因此,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并按照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处理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会计处理如下:

(1)2006年12月31日,公司相关账户余额

生产线年折旧额=600000×(1-3%)÷6=97000(元)

累计折旧的账面价值=97000×2=194000(元)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600000-194000=406000(元)

2007年1月1日,固定资产转入改扩建时,

借:在建工程 406万

累计折旧 194000

贷款:固定资产

(3)2007年1月1日至3月31日,改扩建项目支出发生



借:在建工程 2.8万

贷款:银行存款 2.8万

(4)2007年3月31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用状态时,

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406000 280000=686000(元)

借:固定资产 6860000

贷款:在建工程 6860000

(5)2007年3月31日转为固定资产时,应按照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应计提折旧额=686000×(1-3%)=665420(元)

月折旧额=665420÷(7×12 9)=7155.05(元)

年折旧额:7155.05×12=85860.60(元)

2007年应计提的折1日额=7155.05×9=64395.45(元)

借:制造成本 64395.45

贷款:累计折旧 64395.45

三、费用化后续支出

后续费用是指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维修费用等后续费用。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计入当期管理费或者销售费用。

固定资产维修是指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由于固定资产的磨损和各部件的耐久性不同,固定资产的局部损坏。为了维护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企业将对固定资产进行必要的维护和维修。固定资产的日常维只是为了保证固定资产的正常工作条件。这种维护一般范围小,间隔时间短,一次性维护成本低,不能改变固定资产的性能,不能增加固定资产未来的经济效益,不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发生时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生产车间发生的固定资产维修费用等后续费用计入制造费用;行政部门发生的固定资产维修费用计入制造费用;企业设立销售机构的,与设立销售机构有关的固定资产维修费用计入销售费用。

【例2】某企业对现有生产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维修过程中发生以下费用:收集一批库存原材料,价值5000元,购买原材料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850元;维修人员工资200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会计处理如下:

借:制造成本 7850

贷款:原材料 5万

应交税-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850

工资 20000

自2009年1月1日起,全国各地区、各行业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根据本规定,企业购买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850元不转入固定资产成本,允许扣除原材料所含税,有利于企业设备更新改造。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可以概括为以上六种类型。由于其特点、性质和所有权的不同,需要按照资本化后续支出和成本化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进行标准化的会计处理,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和会计的质量。

推荐资讯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