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广船国际为希腊Dynacom公司建设的负荷为4.世界上第一艘45万吨极地凝析油船BORIS SOKOLOV(鲍里斯·索科洛夫)号交付,并在广船国际造船码头解缆起航。
起航当天,许多广州船舶国际员工自发前往码头为船舶送行。他们大多数人都参加过这个项目。曾经的汗水和艰辛变成了他们脸上的喜悦和手机上的照片。
破冰就像切豆腐
船东非常急于要船。这艘船最初在欧洲建造了一艘完全相同的1号船。这艘船的施工合同签订时间比我们早一年,但现在交付时间严重滞后。因此,船东决定将我们的船调整为1号船,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造船的强大实力。广州船舶国际极地凝析油船项目经理周圣平说。
凝析油是指从凝析气田或油田中与天然气凝结的液相成分,属于液化天然气的开采(LNG)的副产品,又称天然汽油。凝析油的主要成分是C5到C11 烃类混合物含有少量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硫、噻命、硫醇、硫醚和多硫化物等杂质,其馏分多为20~200摄氏度,挥发性好,是溶剂油的优质原料。亚马尔LNG随着油气田的逐步投产,大量凝析油迫切需要这种具有破冰能力的特种船舶来运输。
鲍里斯索科洛夫号驶离码头
这艘船是为了挑战北极极寒天气而诞生的,根据俄罗斯船级社最高冰区级别——Arc 周圣平说。
如果你想在冰天雪地的北冰洋航行,没有什么真正的技能是不可能的,否则你可能会随时随地被冻结。船的船头和船尾安装了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冰刀,以满足1.8米厚以下的冰层和15米以下的冰脊以下的冰层和15米以下的冰脊。头部可以破1.8米厚的冰层,尾部可破1.5米厚的冰层可以保持2节以上的速度,这在目前世界上运行的破冰船中是独一无二的。
铸剑凝聚广船心
广州船舶国际在成品油/化工船舶细分市场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然而,这艘船需要使用世界上最大的吊舱推进器,这给施工人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转舵模块与船体对接的地方是直径超过6米的大法兰,其加工精度要求极高,法兰平面粗糙度为6.3微米,必须在现场进行机械加工。广州船舶国际装配部机械安装课程专门选择了经验丰富的大师,仔细调查现场工作环境,根据当地情况设计制作了一套工具,成功克服了现场加工的困难。
工装解决了,刀具也是个难题。船舶航行时,这种大法兰是船体受力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因此采用强度高的高硬度钢,普通刀具难以切割。法兰平面的机械加工是通过在现场工作的师傅不断探索,多次更换刀具进行测试而完成的。
2018年6月,两个总重量275吨的吊舱式推进器运到码头准备安装。虽然体积大,但实际上是‘脆弱’的。安装时不能碰撞,形状不规则。安装到位并不容易。广州船舶国际装配部机装班的钳工说。
为此,广州国际巧妙地利用运输分段平板车制作了一套运输工具,不仅稳定地将不规则的吊舱推进系统卡在运输工具上,而且实现了上下左右各维度的轻微调整。
确保进度出奇招
秋风寒冷。2018年秋季后的第一次冷空气于10月中旬进入华南。冷空气遇到南方的暖湿空气后,形成了雨,地下不停。看到船的交货期越来越近,再等下去就没有退路了。为了保证主甲板的涂装进度,广州船舶国际涂装部决定于2018年10月18日启动主甲板涂装突击。
甲板涂料最怕下雨,打磨干净的甲板表面,遇到一点雨会生锈,这意味着再次打磨。该怎么办?涂装部员工决定用彩色条布包裹整艘船的甲板表面,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相当于14个标准篮球场。
2018年10月18日凌晨5点,当大多数人还在睡觉时,油漆部门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十多名管理人员带领230多名研磨人员开始研磨船舶的主甲板。这样,广州船舶工人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完成了这样一艘技术含量很高的特种船舶的建造。
亚马尔L是中俄在北极圈合作的第一个全产业链项目NG该项目是冰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这不仅将促进俄罗斯能源产业和边境地区的发展,而且丰富中国的清洁能源供应,加快中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对促进中国海外能源合作,增强中国在世界能源市场的声音具有重要意义。
这艘船建成投入运营,无疑再次将中国制造的红旗插入人类探索和开采极地冰区丰富自然资源的前沿。